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我校集约化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于近日正式建成并通过验收,准备全面投入使用。该实训中心采用前沿云计算技术,集成430台云终端、9台服务器集群、5台高性能GPU服务器集群,构建起覆盖全校14个二级学院的智能化教学科研平台,标志着我校信息化建设迈入新的阶段。
集约化架构重塑资源效能。该实训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终端整合至服务器集群,较传统机房节约物理空间50%,运维能耗降低75%。采用分布式存储与智能负载均衡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调度,支持编程开发、三维建模、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基础等计算机公共课程及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并行运行,有力保障课程的硬件教学需求。
云桌面赋能全场景教学。该实训中心支持平板、笔记本等多终端一键接入专属虚拟桌面,无缝切换编程环境、虚拟仿真实验等几十余种教学场景,课堂操作数据实时云端同步,可实现“随时随地、接续学习”,服务对象涵盖全校师生。
智能中枢实现精准管控。搭载的运维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测所有终端运行状态,故障自诊断系统使响应效率提升90%。通过可视化面板完成系统镜像秒级切换、软件环境批量部署,设备维护时长由原有维护的数小时/次压缩至几分钟便可解决。
虚拟仿真激活科研创新。实训中心搭载的GUP虚拟化集群可灵活调配算力资源,满足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科研基本需求,支持复杂计算任务的弹性扩展。能有效助力应用数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数字媒体等学科快速搭建测试场景。
我校集约化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建成,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云计算深度融合,破解了跨学科实验资源分配的难题。下一步学校将重点提升平台的核心算力,为我校文、艺、管、工等多学科建设协调发展打好硬件基础,为学校重点建设的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相信,随着平台的全面上线,这座“云端实验室”能够成为我校驱动产教融合建设发展的新引擎。